选择范围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思想 > 学术思想 > 详情
分享到:
 
外感病中医养生要点与理论
来源: | 发布:2020-10-15 | 浏览:4910


外感病是人体最常见的急性病之一,为外感六淫所致,如伤风、感冒、外感咳喘、疫疬等。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主要是以呼吸系统表现为主的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等。

目前患医双方对待这类急性病,普遍存在重治而不重养的现象,其后果有三:一是重则邪逆暴毙;二或外邪日深、或正虚邪恋,产生各种并发症;三则常隐蔽不为人所知,即邪去正伤,卫外失常,表现为疲乏、易感冒、易出汗、懒言、纳呆、脘胀、便溏等,或每次感冒咳嗽不易治愈,或伤及他脏之气,引发其它脏器的慢性病。

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气必虚。中医治疗外感病的基本原则是扶正和祛邪两个反面,药物祛邪固然有效,然伤正之弊不可小视。或曰药物亦有补气扶正之剂,然不注重养生,益之以畎浍,而泄之以尾闾,开源而不节流,正气仍然得不到增强,何时可以完全恢复?故而外感病的治疗,养治不可偏废,轻症者甚至通过自身调养即可自愈,无需药物治疗。因此笔者认为,养生是外感病治疗的基础,医患双方均不应忽略。

外感病的基本病理特点:外感邪气(六淫等),损伤正气(包括阳气阴津受损,气血运行受扰)。或素有正气不足,感受外邪。因此外感病养生原则是:减少内耗,凝聚正气,以利祛邪并促进损伤的尽早自我修复,同时避免复感外邪,避免新的损伤。具体措施如下:

一、休息和运动

减少内耗,凝聚正气,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全身心的完全休息,这是外感病非常必要的治疗前提。休息包括避免劳力、劳神两个方面,包括停止各种日常劳作,日常运动,以及长时间看电视、电脑及手机等在内的各种日常活动,其中增加睡眠的时间是休息的最好形式。外感发病后,重者会感到明显疲乏,此时除有不得已的原因,休息养神是患者自然的选择。轻症者可能疲乏感轻微而被忽略,若此时继续按照日常生活状态,这种疲劳也会很快显现出来,这就是许多人外感后期出现疲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劳力、劳神都会消耗正气,外感时,人为消耗正气,有可能导致祛邪无力病情加重、迁延和反复,或外感后表现为轻重不一的气虚诸症如疲乏懒言、纳呆、脘腹胀、便溏等,而注重休息,则能避免自耗正气,有利于凝聚正气而祛邪,有利于促进病邪造成的损伤的自我修复。

休息除了全身心休息之外,还包括呼吸道的局部休息,主要是禁声。大声讲话或多讲话除了会直接消耗肺气,还会直接刺激损伤的呼吸道,扰乱气机,加重咽痛咳喘等症状,延迟正气回复,以及呼吸道局部损伤的修复。

值得注意的是,休息并非不做运动,适度的运动能够改善气机的运行,避免因长时间卧床而加重气滞瘀血,因此有利于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在充分休息和不吹风受寒的情况下,可考虑类似“伸懒腰”“广播体操”这样的以“热身”为目的的简单运动。即使重症患者完全不能自主运动,也需适当的被动运动以助舒气活血。

二、避风调寒温

外感六淫是本病的主要损伤因素,避免复感外邪是避免新的损伤的主要措施。患者常因为日常生活的不注意而复感外邪。

一般来说,回避过冷过热等极端环境,冬天保暖,夏天避暑,对于外感病患者来说是比较容易接收的常识,而风是引起人体体表温度骤变的最主要因素,避风却最容易为医患双方所忽略。风为百病之长,外感六淫之首,其特点是善行数变,难以防范。现代科学告诉我们,风带走体表水蒸气的同时会迅速降低体表温度,让人感到恶风寒等不适。因此严禁吹风是避免复感的主要手段,如尽量避免外出;在家也应注意房间通风的同时,不要有明显吹风的感觉,最好覆被休息;必须外出情况下,要准备好避风防寒的器具如帽子、围巾、口罩等等,以备不时之需;天热使用风扇,应也避免直吹人体。

当今社会容易造成体表温度变化过大的还有不恰当的空调使用,常有人还因此误责空调本身而拒绝使用,以致因为长时间周遭环境过冷过热而加重病情。实际上,无论冬夏,适当的使用空调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以人体感觉舒适为度,对于生病的或体弱的人群来说是有利的。使用过程中,内部房门最好都打开,以保证各个房间温度的基本一致,避免患者在家中活动时,因不同房间冷热变化太大造成不适感,时间一长也有可能引起病情反复或加重;空调室内机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也常使人体感到不适,因此人体长时间(特别是睡觉时段)所处的位置,最好能够远离温度变化较大的空调出风口,如有条件最好是客厅开空调,而人在温度较为恒定的房间休息。这些细节对外感病患者,特别是基础体质较差或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尤为重要。

另一容易引起体表温度变化较大而患者较易忽略的是洗澡的脱穿衣环节,特别是洗温水澡后,肌凑疏松,极易吹风受寒加重病情。因此对于病体来说,应该及时着衣或覆被保暖一段时间,待腠理密实之后再从事一些日常的活动。临床上还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如是否可以泡温泉。泡温泉与洗热水澡情况类似,益处是有助于活血。但是泡汤时间往往比较长,温度一般更高,肌凑更加疏松,注意避风避寒更为重要。而且此过程往往汗出太多,这会造成人体津气外泄,甚则晕厥暴亡,对已病之体或体弱者应注意避免。

三、多饮频饮温水

饮水是外感病保养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外感风、燥、热等阳性邪气者,均会伤津,出现口渴,痰粘稠、尿短赤等症,说明存在热盛津伤,饮水有助于泄热化痰固护津液。患者由于既往生活习惯等原因,可能存在病后饮水不足或饮水方法不当的情况。此时医生应该提醒患者注意多饮、频饮温开水。对于外感寒邪口不渴,或口渴不欲饮,舌苔厚腻痰湿较重者,或素有浮肿体内有水湿停留者,或饮则胃胀,脾胃阳虚不耐饮水者,应提醒患者注意排尿情况,如尿短而赤,说明体内有热,仍应注意饮水。此时饮水应特别注意少量频饮、温饮,或以红枣汤、生姜汤代茶饮。饮水量以尿量明显增加,色白清澈为度。

四、保护脾胃功能

脾胃,肺之母也,子病最易累母,外感病极易出现食欲减退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此乃肺脾之气受损、气机受邪侵扰的表现。脾胃受损严重,一方面土不生金,不利于肺气的恢复,导致肺脾两虚。同时气血生化不足,不利于全身气血的恢复。

因此即使没有出现明显消化道症状,饮食仍清淡为宜,应少吃生冷瓜果、燥热及肥甘厚腻之品,还应避免进食太烫、冰凉或太过辛辣等等各种刺激性食物。

如果已经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最好暂停以上食物,甚则暂停食用一切荤油食物包括牛奶、蔬菜、水果、肉汤等。

五、外感病养生的时限问题

一般为症状基本消失时间的至少二至三倍,平时体质差,或外感症状消失后仍感乏力或易出汗等气虚表现者,应该延长养生的时间。当然疾病状态的养生与平时状态养生之间没有截然的鸿沟,应该根据病情进行移行过度。

总之,中医所言养生是根据人体及自然环境变化而采取相应措施的一种主动性的人体自我养护。人类原有本能的养护意识,只是在人类活动过程中为了达成某些欲望而忽略了这种本能。中医养生理论只是对这种本能的一种归纳和总结。之道遵循顺应自然的原则。以上措施和原则,实际上是患者本能的自然而然的选择,但是这是一种“症状被动性选择”,症状严重者,初期无需医生提醒。医者提醒患者采取养生措施与之不同的是,这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所谓主动就是遵循所谓治未病的原则,当患者没有出现相应症状也需进行相应的养生措施,或相应的症状消失后,仍需继续一段时间执行相应的养生措施。


【打印】 【关闭】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路102号 | 邮编:350001
电话: (总值班:0591-87678569 医务处:0591-87678576) | Email:fjsfzszyy@126.com
版权所有:江苏福彩双色球开奖结果 - 江苏福彩双色球 - 天齐锂业 ©2023 | 闽ICP备08011358号-1 网站建设:海西天成 网站访问量: